韓國真人秀《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裡,一眾健美男女為了爭奪「最強」的榮譽,奮力突破身體極限令人看得熱血沸騰。韓國健美風氣盛行,反觀我們的城市又如何?
香港人出名生活忙碌,2016年中大曾有一項民調指出,超過三成香港人缺乏做運動的習慣;但另一方面,無論是在剛過去的渣馬,還是正在進行中的毅行者,近年反應都十分踴躍。平日在灣仔、中環和荔枝角等商業區,晚上七、八點後抬頭望向一些大廈,裡面積極運動的人們,加上明亮的燈光,有如漆黑中的螢火蟲,和人影疏落的街道形成有趣對比。
一個月減五磅、三個月重塑馬甲線……網上類似的廣告常出現,事事講求實際的香港人,連做運動也有KPI?「好多人就係鍾意健身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操練一開始會講明自己個目標,例如影結婚相之前手臂幼幾多咁。」Sharon和朋友合伙的兩間健身室 @din.la.jor 都選址在中環樓上舖,主攻附近白領一族,租金亦較相宜。少了地舖櫥窗的宣傳空間,唯有靈活走位,在樓下兩間食店之間的窄長樓梯貼滿趣怪的裝飾,吸引途人尋幽探祕。
另一間位於灣仔富德樓的健身室 @powwowhk ,客人以文藝界工作者為主,宣傳主要是靠社交媒體和圈子裡的口耳相傳。選址同樣出於租金和人流考慮:「嗰時都諗過石硤尾JCCAC,但租金差唔多,相比之下始終都係灣仔方便啲。」除了塑造理想身形,也有愈來愈多香港人想透過運動紓緩身體局部的痛症。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的「職業病」,創辦人之一阿彤本身是畫家,便曾經因長時間執筆作畫,導致手腕位置發炎,對此有特別深刻的體會:「要畫大幅啲嘅畫,絕對係對身體嘅考驗。」正因如此,瑜珈班是這裡最熱門的課程,但她同時也希望推廣一些較偏門的運動例如菲律賓魔杖,透過運動背後的歷史和精神啟發思考。
香港人渴望擁有的,豈止是身體健康?Sharon笑說自己也是slasher,同時擔任輔導員:「客人覺得同我哋社交圈子無交集,好放心同我哋講心事。」彼此建立信任,亦令原本任職會計的Sharon更喜歡現在的工作:「每日返工好似去見朋友咁!」樓上空間不大,反而有利於拉近彼此的距離。阿彤就提到,曾經有客人工作壓力爆煲,以為自己適合靜態的瑜珈平復心情,但一番詳談過後,卻發現其實對方更需要的,是泰拳等可以盡情宣洩的高強度運動。「心靈健康一樣咁重要。」
「人少少,邊個揸流攤一眼就睇到。」空間所限,一班人數最多八人,導師叫得出每個學生名字,也有時間逐一矯正錯誤的動作。我們在平日工作上遇到的人,很多時相處僅限於公事;但在阿彤這個空間,同行卻可以暫時放下身份輩份,透過肢體語言交流認識,互相進步。
地面空間寸金尺土,除了跑步行山,藏身於唐樓或工商廈的這些運動空間,可會有一間是你的「隱世好去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