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2023

石硤尾藝術一隅

#樂富 #老虎岩 #城市散步 #樂富邨 #九龍城 #黃大仙



從工廠廈到藝術村,JCCAC於你而言,是個怎樣的藝術空間?


撇開博物館和藝術館,說起本地藝術空間,總會先想起北角油街、土瓜灣的牛棚藝術村、中環元創方(PMQ)、荃灣南豐紗廠等不時會舉辦表演、展覽等活動的場地,你又有沒有到訪過位處石硤尾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

尤記得第一次到訪JCCAC,是多年前的手作市集——那時候如非舉辦手作市集,大抵沒有太多人會刻意到訪這個主要以廉宜價錢租給藝術家或藝術團體用作工作室的空間,也甚少人記得原來JCCAC才是香港第一個從廠廈舊建築活化成藝術村的藝文場地。2008年開幕的JCCAC,相比2014年開幕的PMQ、2018年開幕的南豐紗廠、2019年開幕的牛棚等,早了足足近十年。


由剛開始時聚焦在視覺藝術,到近年有不同藝術界別的新晉藝術家、劇團等陸續進駐,在手作市集以外,大家都多了到訪的原因:藝術家在工作室舉辦工作坊、草坪上的攝影展、黑盒劇場內的舞台劇演出、天台上的電影放映會等——每次走進JCCAC的電梯裡,總會把握著短短的搭𨋢時光,發掘這幢建築內近140戶租客中,最近有什麼有趣的活動,如藍染、金工、木工、紡織等。

踏入15週年,JCCAC近日邀請了8位藝術家「租戶」一同舉辦聯展,各自以他們擅長的藝術風格,演繹心目中的本地故事,或許正是這個地方的小小寫照。陳惠立 @chanl_apl_ap 在繽紛色彩之上加入多種生活常見物品的微型裝置,呈現一幕幕陽光下的遊戲;沈君怡 @arsimsim 在山水畫中融入我們在香港見到日常風景,如島嶼、供油船、耍早操的市民;馬穎汶 Mandy @mawingmandy 讓公眾參與作品,一起用本地回收布料編織;許開嬌 @angelhuihoikiu 喜歡以日常生活用品為靈感,邀請繡娘嘗試在「膠袋」上刺繡,營造出金魚街般的水族館;謝曬皮 @tsesaipei 則是繪畫一系列中學時期回憶,以小見大投映出這城市裡的人物故事。


15年過去,從視覺藝術走到既見實驗性、社區性的裝置藝術,和各種表演藝術和應用藝術,作為首個活化藝術村,JCCAC還能擔當著怎樣的角色?位處石硤尾的它,又能在這個毗鄰深水埗的社區中起著什麼作用?

《翔之詩》
日期:即日起至2月26日
時間:早上11時至晚上8時
地點:@jccac_artsvillage L0及L1藝廊(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