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在學的中小學生,分身不暇享受校園生活的大學生,還是已投身社會勞碌工作的上班族,身邊的親朋好友總面對著形形色色的睡眠問題——為了趕功課溫書而睡不夠、生理時鐘混亂經常難以入睡、熬夜工作用咖啡「吊命」倒頭來又因攝取太多咖啡因而失眠......
在繁忙大都市生活,你可有計算過自己每日平均睡多少小時,又會否思索自己可睡得舒適安好? 睡眠,對很多人而言只是每日休息的方法,即便會數算自己睡了多少個小時,也甚少會分析每次睡眠質素、留意睡眠環境等。也許亦因為這樣,除了選擇舒適的枕頭和床褥,出租「睡眠空間」幫人「瞓得好」,也成為一門生意,吸引了不同的人光顧。
與夥伴創辦名為「SLEEEP 眠舍」SLEEEP.io 的Alex,六年來分別在中上環和銅鑼灣開設了三間「眠舍」,提供備有個人化設定的燈光環境、自控背景聲效、自選床褥等配置的睡眠艙,讓附近上班族能短暫歇睡一兩小時,又或在工作至深夜的時候能夠就近過夜一晚。「睡眠其實佔了生活的三分一時間,但大家的focus(焦點)都在另外的三分二(讀書、工作),對睡眠質素的意識還未很高,例如sleep hygiene(睡眠衛生)。」
香港中文大學在2020年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發現每10名受訪者有6.8名有失眠問題,而餘下約三成的受訪者即使沒有失眠問題,當中近四成每日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我是覺得需要睡大約6-8小時,但即使睡不夠6小時,第二天能夠take a nap(午睡)也可以彌補。」設於繁囂鬧市之中,Alex透露午飯時段(12-2時)是最多人到訪的時段,其次則是下午3-5時,也有從事飲食業的員工會趁落場時間來休息片刻。
除了這些「時租客人」外,亦有在商業區上班的i-Banker、律師等經常工作至深夜的客人,選擇月租或年租,透過省卻通勤時間,來換取多一兩個小時的睡眠;還有一些年輕人選擇在這裡一邊享受個人空間,一邊尋回睡眠健康。「雖然不是每間公司都能劃出一個nap space(小睡空間),現在也多了企業會找我們做Sleep Wellness Workshop(睡眠健康工作坊),讓員工們能夠多留意睡眠健康。」
但無論在家中或外面空間,觀察自己旳睡眠質素其實並非難事,如今戴上電子錶便能觀察每日的睡眠數據,了解深層和淺層睡眠時間狀態。在每天睡覺前,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床鋪是否潔淨,空氣是否流通;起床時問自己一句「睡得好嗎?」,別忘記好好照顧這段閉著眼度過的三分一人生。
If you don’t sleep, you can’t 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