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2023
先達交易所
#先達廣場 #旺角 #商埸空間 #智能電話




說起旺角先達,大家都必定會想起二手機、手機維修和配件零售。這個曾有「先達交易所」之稱的彈丸之地,它的三衰六旺和什麼扣連著?風光過後,當下真的已沒落?
大概就如隔著一條馬路的女人街和附近的旺角中心,先達也有其生存之道。「想搵啲咩?可以等我介紹返喎。」大同小異的手機舖間中會主動拉客,而地下一層可能因租金較高,又比樓上更為積極。平日下午場內的店主店員比顧客多,卻絕對不是大家口中滿是吉舖的「死場」。90年代舊式商場的低樓底和猶如迷宮般的隔格設計依舊侷促,但沒有那些年的人山人海,似乎更令人可隨意走走停停,在櫥窗前停留細看。
很多人對先達的印象,始於手機品牌百花齊放的千禧年代。Nokia、Motorola、LG、Sony Ericsson……以至其他日韓手機品牌,在外觀設計和功能上變化多端,而先達的水貨機正正滿足了大家總想「快人一步」的慾望。除了換電話,不少人都喜歡到先達為手上那潮流玩意由內到外裝扮一番:購買心水歌曲鈴聲、電話串飾,還有各式各樣的「電話美容」服務。那時候,手機對香港人而言是通訊工具,也是個人身份象徵。
直到後來,人人化身「果農」。當年香港比內地更早發售新型號iphone,「時差」造就搵快錢的機會:「那時我哋做中間人,一部機賺千幾,一個月賺埋都夠交成年租。有啲人夠勇,直接拎部機上華強北放,一部賺一萬。」全民皆炒,也可說是香港的奇觀之一。
一層一世界,走到二樓,佛牌店、卡通精品店、模型店和性玩具店統統共冶一爐。「我賣嘅係服務!」經營漫畫店差不多20年的Paul,是二樓少數全職經營的店主。他坦言漫畫零售生意難做,靠的無非是一班熟客支持,所以每逢客人托他尋找心頭好,他都不會拒絕。「老闆財源廣進啊!」「近排生意點啊老細?」和Paul短短十分鐘間的交談對話,便遇到三個客人登門,並猶如相識多年的朋友,互相問候寒暄。在未有社交媒體的年代,網上資訊不發達,大家更常透過逛街去發掘不同的店。「幫襯咗都有十幾年啦,嗰時大家都係黃金、信和跟住先達咁行㗎啦。」客人Y說道。
在先達好易被搵笨?Y慨嘆有手機舖「搞歪哂成個場」,令先達惡名昭彰。杰哥卻說:「其實一個城市入面,零售服務行行都係咁,尤其係做遊客生意嘅,唔使同啲客建立長期關係嘛。你要買嘢都唔會去柏麗大道啦係咪?我唔想咁做,所以咪唔租地下嘅舖,少啲租金壓力,唔使係啲客度壓榨返嚟。」他又斷言:「喺先達中伏嘅機率其實比深水埗同觀塘仲低。」經歷近年的大起大跌,杰哥曾有想過離場,卻又捨不得這個地方。「主要做返本地人生意,係賺少咗但都算搵到兩餐。」
眼下的先達,人潮縱然不如往昔,但正因如此,某些從前未能看清的面貌和人心,卻得以在店舖的生起死落之間更易看見。
「只要一日香港人仲用緊電話,先達都唔會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