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2023
黃大仙祠以外的黃大仙
#黃大仙 #黃大仙區 #鳳凰新村 #鳳德邨 #城市散步




今年農曆新年,各項疫情措施放寬,除了能夠到處拜訪親朋好友相聚之外,不少人都紛紛前往沙田車公廟、大埔林村許願樹或者黃大仙祠等地方轉個風車、拋個寶碟或拜一拜太歲,求來年好運。即使長假期結束,即將臨近正月十五,黃大仙祠外還是人頭湧湧,廟外攤檔堆滿買掛飾、拜神用品的善信們。在前往黃大仙祠求福拜祭外,你又會否在附近逛逛呢?如非農曆新年,黃大仙區又是否一個你會特地到訪閒逛的地區?
黃大仙區位處觀塘區、九龍城區和沙田區之間,是香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地區,然而區內橫跨數個山頭,範圍甚廣,慈雲山、新蒲崗、鑽石山、牛池灣等都納入在黃大仙行政區之內。雖說鑽石山有荷里活廣場,新蒲崗也有Mikiki商場,黃大仙地鐵站旁亦有翻新過後的黃大仙中心(南館及北館),規模大得絲毫不像一般的屋邨商場,然而若從黃大仙祠起沿著斜路「爬上」黃大仙區,不難發現各類型的住宅林立,高高低低的穿插在獅子山頭之下。
黃大仙區內一共有22個公共屋邨,就算不是街坊,或許都多少聽說過幾個區內的公屋屋邨——彩虹邨、鳳德邨、黃大仙(上/下)邨等,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統計,區內超過一半人口居住在公共屋邨,而區內更是老齡人口偏高(65歲以上的居民佔23%,而香港十八區平均為19.6%),年齡中位數為50.1歲,更是全港十八區中最高的——或許正因為這種年齡分佈比例、公營房屋林立,加上舊區的街道規劃,令黃大仙區的社區氛圍有別於其他新市鎮地區。
鳳凰新村是黃大仙區內的第一個私人屋苑,卻有別於如今大眾所認知的「屋苑」設計。鳳凰新村橫跨數條街道——雙鳳街、銀鳳街、金鳳街、環鳳街.....都以「鳳」字命名,而街上則建有唐樓、洋樓等高低不一的樓宇,驟眼看來怎樣都不像是一個「屋苑」。街道兩旁皆為民生店舖,包括馳名的魚蛋牛雜麵檔、報紙攤、衣衫、花店、涼茶舖、麵包店等。這條隱藏在帆布下的小巷,就如一條迷你市鎮大街,服務著鳳凰新村這個黃大仙區內的「小社區」。一街之隔的鳳德邨,則是另一個「小社區」。
鳳德邨內分別有鳳德商場、銀鳳樓商場和斑鳳樓商場,設於大廈的一/二樓平台,居民能夠沿著邨內的天橋和樓梯通道,輕鬆通往散落在山頭的各幢住宅大廈、球場設施和商場店舖,露天設計中庭則種滿植物,能讓陽光灑落通道之上,而天台則是老人家歇腳看報紙的休息地方——雖然沒有海濱長廊,卻以另一種形式打造不失生氣的恬靜氛圍。
生活在黃大仙區的你,又最喜歡這區的哪種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