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2/2023
樓下街角嗰間戲院
#香港社區 #戲院 #寶石戲院 #高先電影院 #港產片


近年大家更願意入場支持港產片,除了電影本身,戲院亦再次成為更多人生活一部份。位於尖沙咀的The ONE百老匯戲院早前宣佈在本月底結業。當大家擔心百老匯將步2021年全線結業的UA後塵,上址則確認會由另一連鎖院線品牌MCL接手。全港現時有60多間戲院,絕大部份都棲身在消費旺區或大型商場之中,方便大家「行街、食飯、睇戲」一條龍;亦有些座落於街道之上,構成住宅社區的獨特風景。
位於紅磡寶其利街的 寶石戲院 LUX Theatre ,由70年代開業至今,見證附近家維邨、黃埔新村和花園相繼落成,由昔日船塢、發電廠和英泥廠滿佈的工業區轉型為大型住宅區。大量人口遷入,加上昔日60、70年代香港人沒有太多娛樂,交通不太便利下大家都習慣同區消費,令紅磡在全盛時期曾有起碼超過五間戲院。在沒有上網的年代,大家都是現場購票,若這間滿座了,便步行到另一間碰運氣。接近半個世紀後,同區戲院只剩下易手後的嘉禾黃埔,寶石戲院又如何繼續在這個社區安身立命?
兩旁菜檔和燒味檔琳琅滿目的食物伸延至路邊,加上眩目的燈光,令入口處仍有大量閒置空間、有著深灰色雲石門面的寶石戲院,更顯奇異。全港僅存的人手劃票、舊式出卡磅重機、手繪電影海報……這些當然會吸引一些外區人特意前來懷舊一番,但不設網上售票的寶石戲院,主要服務對象仍然是附近居民。「佢播咩我咪睇咩囉。」寶石戲院現時只得一間院,同一日早午晚只上映同一齣電影,但相較於大型連鎖院線,劃一的相宜票價,經濟實惠,令它成為街坊多年來的睇戲好去處。以為「平嘢無好嘢」?貌似十年如一日的戲院,其實曾於2012年大幅翻新,引入3D數碼放映和先進的音響系統,因應大眾的需要作出轉變。
紅磡街坊有寶石戲院相伴多年;另一邊廂,西環街坊則在九十年代福星戲院結業後,事隔廿多年,終於在2020年迎來另一間社區戲院。坐落吉席街街角的 Golden Scene Cinema 高先電影院 ,一邊面向cafe和西餐廳較多的電車路,另一邊卻是人來人往的民生店舖,位置所在正好說明西環當下的新舊交替。
樓上同樣是民居,地下才是戲院,高先卻有別於寶石戲院的舊式大院,設有四個迷你影院,當中最少的僅有58個座位,卻令它更易實踐當初由發行商晉身院商的理念:向觀眾介紹更多不同好電影。高先電影院著重推廣港產片,有時一些在大部份戲院經已落畫的電影,在這裡依然可以看得到。對本土製作的熱情和獨到的電影口味,也吸引了一班跨區捧場客;同一時間,戲院亦推出會員計劃,以特惠package鼓勵附近街坊「多啲嚟,密啲睇」。
面對來自網上串流影視平台的競爭,戲院都出盡法寶提供「只此一家」的現場觀影體驗,除了愈漸豪華的設備,也有戲院提供專人服待和度身訂造菜單的超迷你影院,吸引大家包場,自由配撘上映電影和時間,又透過舉辦不同主題的電影節,令戲院不再單單只是一個娛樂場所,更凝聚了口味相近,或關注特定議題的觀眾。這樣的趨勢,又會為寶石和高先等的社區戲院帶來怎樣的轉變?對你來說,哪一間戲院又是你的最愛?
(圖1 由Kevin Mak @kingymak 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