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2023

一程車的時間,可以做到什麼?

#搭車 #車廂裡的人和事 #本地創作 #展覽



或許是基於香港人爭分奪秒的本能,我們連搭車的時間都不肯放過。右邊的主婦在查閱股票升跌、左邊的中年阿叔用手指掃過一個個職缺……低頭一族靠著掌上那迷你窗口處理生活大小事;對面的西裝男在閉目養神,追回熬夜失去的睡眠;站著的學生哥唸唸有詞,把握最後時機把待會考試的內容塞進腦裡。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網絡,可有把生活在同一城市裡的大家距離拉近?

自2021年開始以速寫記錄車廂有趣日常的Charlotte @moving_drawing,笑言自己的城市人基因強大,習慣把行程排得滴水不漏,就連在搭車途中作畫也是源於不想浪費時間。曾被離島的慢活吸引,遷入後才發現自己更慣於在城市一片繁喧裡創作。以為搭船有海風相伴,一定有無數浪漫畫面可放進創作?「大家離島搭船都係撳電話多;另外全部人座向同一方向,變相好難望住對方畫畫。」喜歡在搭車途中聽聽歌畫吓畫的她,縱使雙手無時停,但仍視之為轉換心情的過程,從空隙裡調整自己的狀態。

有人嚮往慢活,有人行步路都快過人,每人節奏步伐不一,真正能連結你我的又是什麼?



「以前嘅我唔鍾意呢度,好想走。」但當一直畫啊畫,觀察加上想像,Charlotte漸漸覺得這城市騎呢得來帶點可愛,打消移居海外的念頭之餘,亦開始把在車廂裡即場完成的速寫送出,為畫中人帶來「偶然遇上的驚喜」。但如果被拒絕,或多或少都會覺得尷尬吧?「都係一個了解嘅過程。」教她特別深刻的一次是,有次被大聲拒絕後,有人認出畫中的南亞裔家庭,並在社交媒體私下告訴她,他們一家剛移居香港,語言不通加上人生路不熟,當下自然無法理解她送畫的來意,只希望她不要介意。



「到了最後,信仰可能屬於勇敢相信可能的人。」今年她和本地詩人 @lui.wailok 和 @nightingales.words 共同創作的《2023遊移事件簿》寫著這樣的一句。「過去幾年嘅不正常狀態,反而令唔少人迸發出一啲新想法,而今年就係實踐嘅時候。」由創作事件簿,到當下在書店舉辦展覽,在過程中她遇見別人,也看見自己。她把速畫手稿傳給詩人,詩人回以文字,然後她又將其融入在今次展覽的油畫創作之中,活像是一場場對話。


以想像填滿城市裡的孤獨,現實中在車廂獨自以腳板掩面的人,在Charlotte的畫中卻不再孤單——失落之際身旁的人默默奉上一隻腳加以安慰。另一幅作品同樣取材自網絡照片,老人家的電動輪椅右邊扶手掛上一個學牌,在畫作裡則多了一個坐在P牌電動輪椅的小朋友,和老人家相視而笑——人生就是一場學習,學習令自己高興。

97年出生的她,今年即將踏入26歲:「想像之後嘅自己應該點睇呢個世界。」慣以黑白為創作色調的她,卻在油畫裡摻入淡黃,一如現實中的希望,只要用心就能看見。也有別於速畫的手稿,油畫中的人彼此已能除罩相見。至於未來最想嘗試在哪一種交通工具執筆作畫?

「當然係飛機,我真係好想去旅行啊!」

HELLO 2023 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1月29日(工作坊另需報名)
地點:字字研究所書店 @wordbyword_bookstore



圖1,3,5-10由 @moving_drawing 提供
圖 2,4由 @jojo_wu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