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2023
富利來的店,留下來的人
#活化富利來 #炮台山 #社區營造 #土地問題 #留下來的人




很多時經過一些小店,無論賣什麼、裝潢如何,你我下意識都會想:「賺埋都唔知夠唔夠交租」?當大家對小店的關注局限於基本存活問題,街上的店種愈漸單一,是什麼限制了我們對這個地方的想像?
「好多人都話我係傻佬。」位於砲台山的「死場」富利來商場,在2020年疫情下意外迎來它的第二春,匯集年輕特色小店,但由死到生,復活過程卻毫不浪漫:「當第三次搵個業主傾,佢指住我份計劃書嚟鬧,話唔信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一手推動富利來活化的搞手南叔 uncle_store_hk ,本業從事設計,看不過眼「死場」浪費空間資源,逐化身成為無薪推銷員,拿著計劃書說服業主,以相宜價錢出租舖位予年輕人;自己更充當商場的「示範單位」,帶頭成為富利來首間進駐的新店。
搞手只求打個和?在移民潮下,南叔覺得自己既然決定留下,不如就由自己的社區開始,盡一己之力令它變為更好。人和人交流的空間,在當下的香港尤其渴市,但大概沒有多少人會和消費行頭的商場聯想在一起。然而踏進富利來,便著實感覺到一買一賣並非是這裡的唯一:「呢度唔似大型商場,無硬性規定營業時間,但係好想做到店舖可以主動同到訪嘅人傾計交流,甚至店同店之間都互相幫助。」有住附近的街坊閒時便會和南叔「打牙骹」,他亦無任歡迎。




富利來的另一特色是新舊交融,在同一空間有無人書店,也有水電工程舖,不存在店種重覆,新舖趕走舊舖的問題。而由他主理的阿叔商店同樣「新舊交融」,售賣八、九十年代出產的流行文化舊物之餘,同時寄賣時下本地創作,流露他對本地文化的珍視。定價只百多元的玩具,他卻花上數小時在社交媒體仔細介紹。「好多都係自己珍藏,只係現在心態轉變咗,覺得與其放喺倉,倒不如將佢分享出去。」相比起以高價賣出,用懷舊作賣點,南叔更著重和大家分享每件物件背後的故事。
在香港,創業難,從事文化藝術的也不易。「香港人其實好多諗頭同創意,只係差個平台。講到尾,又係土地問題。」兩年間,南叔不斷邀請五湖四海的創作單位到富利來辦展覽或活動,為商場吸引人流之餘亦提供一個創作交流的平台。「業主有時會肯豁免場租,但都係一時時,剩返嗰啲咪係我出囉。」其中最令他深刻的,是去年7月一個有關海洋廢棄物的展覽,入場人數多達一千,創作單位卻堅持為前來的每個人現場導賞,到最後甚至有住樓上的街坊下來為他們打氣。此外,亦有學校主動聯絡南叔,想為在疫情期間組成的學生樂隊尋找演出機會。最終,富利來成為學生們畢業前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的表演舞台。
隨著業主決意收回舖位,南叔在富利來的店舖將於1月底結束。「活化富利來」的前路充滿未知,卻啟發了很多人對空間再造的想像。柳暗花明又一村,對南叔來說,暫別或者同時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一個新的契機。
在香港,創業難,從事文化藝術的也不易。「香港人其實好多諗頭同創意,只係差個平台。講到尾,又係土地問題。」兩年間,南叔不斷邀請五湖四海的創作單位到富利來辦展覽或活動,為商場吸引人流之餘亦提供一個創作交流的平台。「業主有時會肯豁免場租,但都係一時時,剩返嗰啲咪係我出囉。」其中最令他深刻的,是去年7月一個有關海洋廢棄物的展覽,入場人數多達一千,創作單位卻堅持為前來的每個人現場導賞,到最後甚至有住樓上的街坊下來為他們打氣。此外,亦有學校主動聯絡南叔,想為在疫情期間組成的學生樂隊尋找演出機會。最終,富利來成為學生們畢業前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的表演舞台。
隨著業主決意收回舖位,南叔在富利來的店舖將於1月底結束。「活化富利來」的前路充滿未知,卻啟發了很多人對空間再造的想像。柳暗花明又一村,對南叔來說,暫別或者同時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一個新的契機。


(圖1-7由阿叔商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