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2023
再遊香港
#Beinghongkong #就係香港#就係香港復刻珍藏版 #珍重香港 #現已出版


隨著元旦假期結束,大家懷著希望踏入新一年同時,也有心理預備要面對眼前各種隨「復常」而來的挑戰,像往常般能隨時隨地「飛」往世界各地當別國的遊客之餘,過去三年間幾乎絕迹香港的遊客,會否很快重來?又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回來?
打從二十世紀發展成亞洲重要的轉口貿易港開始,百多年來香港一直都是熱門旅遊勝地。由開埠早期的歐洲商旅或軍政隨員,到戰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乃至2003年沙士後數量驚人的內地自由行,都說明了香港的吸引力一直不減。無論是風景、美食、歷史地標、傳統習俗或其他,遊客們因為不同原因前來,反過來,生活在香港的我們,有否「看到」這些景點的吸引力及它們對香港的意義?
城市面貌不斷改變,隨著時日不少從前的「旅遊景點」也不斷消失,維港上早已沒有真正的漁船在航行,香港的漁民文化也成為歷史陳跡;大坑半山上虎豹別墅旁的白塔早變成大型樓盤,留下來的別墅大宅亦在去年底停運;尖沙咀火車站早已搬遷,僅保留下來的鐘樓成為歷史的碎片;而在內地改革開放之前外國遊客熱衷前往的落馬洲邊境,對岸早變成高廈聳立的大城市。來到疫情期間,一些以往長年被推廣的旅遊景點,包括曾經聞名世界的香港仔海鮮舫等,在去年更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消失世上。



剛剛出版的「就係香港復刻珍藏版」《珍重香港》,結集多個香港重要的城市、自然及文化遺產專題,其中來自2019年夏季號的「想。遊。香港TravellingHK 」,從百多年間遊客(無論本地或外國)的視角(無論是真實或者幻想)出發,由早期的維多利亞殖民城市風情,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蛻變為現代都市,借著明信片、地圖、繪畫及各種旅遊宣傳產物來一次 revisit ,或者有助我們跳出日常框框,串連不同時空,從另一個角度觀察香港,從而梳理這個地方從外到內複雜交錯的歷史脈絡,以及混雜的文化背景,理解城市在不同階段的發展,以及構成香港特色的重要價值。
旅遊是一種結合想像和實際經歷的體驗,從前無法想像會出現或這樣子發生的事,在這幾年間卻極度密集地出現,對香港這個城市帶來重大考驗。在未來,當我們要向外介紹香港時,你又會怎樣形容這個不斷變化的地方?
「 就係香港復刻珍藏版」《珍重香港》
訂閱詳情:https://bit.ly/3HhAaUC
網店下單專屬待遇:
隨書附送1910年代Panorama of Hong Kong 書籤
自由選擇節日包裝
旅遊是一種結合想像和實際經歷的體驗,從前無法想像會出現或這樣子發生的事,在這幾年間卻極度密集地出現,對香港這個城市帶來重大考驗。在未來,當我們要向外介紹香港時,你又會怎樣形容這個不斷變化的地方?
「 就係香港復刻珍藏版」《珍重香港》
訂閱詳情:https://bit.ly/3HhAaUC
網店下單專屬待遇:
隨書附送1910年代Panorama of Hong Kong 書籤
自由選擇節日包裝

圖2/3: 浸會大學圖書館
圖4由張順光提供
圖5由蔡思行提供
圖6由John Wu提供
圖4由張順光提供
圖5由蔡思行提供
圖6由John Wu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