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2023

Hello Hong Kong,
Revisit Hong Kong

#延續未完的香港故事 #Beinghongkong #就係香港#香港旅遊 #travellinghongkong



一句簡簡單單的“Hello Hong Kong”,同時向海外旅客送出50萬張機票。旅遊業,對香港究竟有幾重要?


在疫情之前,旅遊不但是香港人生活重要一部分,自十九世紀中至今的百餘年,香港也一直是亞洲甚至世界上的熱門旅遊城市之一,訪港遊客多年來一直增加,旅遊業亦是香港四大產業及重點經濟支柱。戰後五十年代政府已察覺到旅遊產業的潛力,在1957年成立香港旅遊協會,即日後旅發局的前身。


這三年多的疫情令遊客止步,但其實在過去不同階段香港旅遊業也曾面對各類困境,當中包括1967年發生的暴動。事件過去後,不但社會內部要進行各類重建工作,對外也要加強推廣宣傳。而在互聯網仍未面世的時代,宣傳渠道當然跟今日不可同日而語,但無論用的是紙本刊物、海報、國際比賽或者其他類型活動,目標都是要扭轉外國遊客的負面印象。形象工程,就是激發想像和欲望,對於吸引旅客來說都十分重要,關鍵是,選擇什麼元素去打造香港形象。太平山、維港、郵票設計上的中式帆船、人力車、交通警和旗袍女郎,或者掛滿中英文招牌的街道、灣仔酒吧街以至各類傳統中式商店,都是六七十年代香港對外宣傳「中西結合、新舊共存」形象的重要元素。但60年過去了,在送出機票同時,這個城市能夠招徠遊客的最大吸引力又是什麼?

剛出版的復刻珍藏版《就係香港》中,收錄了原刊於2019夏季號的「想。遊。香港」Travelling HK專題,希望和讀者一起,由insider( 居民)化身outsider(遊客)重遊香港。但故事焦點並不是當下的食買玩好去處,卻貫穿時空,旅程中既有從百多年間遊客(無論本地或外國)的視角(無論是真實或者幻想)來一次歷史性的 revisit ,用另一個角度審視香港對遊客的吸引力。





「 就係香港復刻珍藏版」《珍重香港》
訂閱詳情:https://bit.ly/3HhAaUC
網店下單專屬待遇:
隨書附送1910年代Panorama of Hong Kong 書籤
自由選擇節日包裝



圖1/ 2: 香港旅遊協會響應國際旅遊年,在1967年推出的郵票式貼紙。
圖3, 7-10 在六七暴動後介紹香港旅遊協會推廣工作的小冊子。
圖4-6 1985年時旅遊協會在香港不同酒店派發的旅遊指南,
封面設計繪畫了雀仔街、海味店、神像工藝店等傳統店舖的畫面。

(藏品由John Wu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