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2023

熱成這樣,怎樣工作?

#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 #暑熱指數 #勞工處 #極端天氣 #藍領 #清潔工人 #搬運工人 #戶外工作









昨天清晨,當不少人仍在睡夢中之際,外面刮起了狂風暴雨,更懸掛起黃色暴雨警告;然而未到中午便已放晴,氣溫還攀升至三十幾度,堪比過往幾日的炎熱天氣——這個星期不少地區更是錄得35度以上的高溫。天文台自上星期起推出「極端酷熱」提醒通知,且預計未來9日仍是持續高溫,並連續有雨。

面對這種時晴時雨的極端天氣,在室內工作的上班一族,還可以在上下班時段快步走過地鐵站、巴士站和辦公室之間的路段,放飯之際加快腳步鑽進附近商場或食肆,甚或叫外賣送餐,便能一直留在有冷氣的「安全地方」,避開這種落樓15分鐘便汗如雨下的天氣。然而,對於長期在戶外汗流浹背地工作的清潔工人、搬運工人、地盤工人、送貨員、派傳單員、交通指揮員等,他們又是如何面對極端天氣呢?





在香港這種潮濕又炎熱的天氣下工作,工人們都有各自的小法寶和秘訣。頭上一頂帽,頸上一條毛巾,固然是必不可少;有些還會套上長衫長褲避免過份暴曬,身上則孭著個斜孭袋或背著個運動型小背囊,方便攜帶一支水傍身。遇著不時下雨的日子,更會見到有搬運工人把長直傘直接掛在背後,騰出雙手推手推車之餘,還能確保突然下起雨時有一遮在手。

受極端天氣影響的,還有一班在狹窄悶熱的室內環境工作的清潔工人,尤其是遍佈各區的公共廁所清潔工。雖下起雨時能有瓦遮頭,惟他們的工作環境沒有冷氣,只有數道細小的窗戶通風,廁格「工具室」放滿工具後能安坐的地方亦不多,在沒下雨的日子只見他們會寧願找個陰涼地方,再把紙皮鋪在街道地上隔熱,為自己打造一片臨時休息空間。








上月勞工處推出了一份《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表示會按暑熱指數發出黃色、紅色及黑色工作暑熱警告,呼籲業界根據指引適當給予休息時間,惟非強制性執行。一個月過去了,工作暑熱警告雖已發出,業界卻表示執行上有困難,而且工程項目大多需要如期完成,未能按指引給予這麼多的休息時間,只能在現場準備好製冰機和充足水源⋯⋯

要到何時,這些不能或缺的基層工人才能得到更人性化的待遇?極端天氣無法控制,部分工種也無法不在烈日當空或密封的環境下工作,更應關顧並徹底改善工人們的工作條件及環境,在薪金之外,專業化的裝備,以及更合理的休息空間和時間都同樣重要。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