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潘迪華 #潘姐姐 #中曲西詞 #海派歌手 #香港展覽 #香港樂壇 #香港歌手
四五十年代,上海歌壇人才輩出,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數周璇、李香蘭、姚莉、白虹、白光、龔秋霞和吳鶯音,更被譽為「四十年代上海歌壇七大歌星」,部分還歌影雙棲出演電影....

#2023就係香港春季號 #既遠且近的半山 #BeingHongKong #半山自動扶手電梯 #太子臺 #堅道 #歷史建築
沿山坡而建的臺,曾經是半山一帶十分常見的居住空間,但現今能夠保持舊時模樣的例子,卻買少見少。太子臺是一個罕有的例子,臺上更保留了一座十九世紀末的歷史台階....

#2023就係香港春季號 #既遠且近的半山 #BeingHongKong #香港教堂 #歷史建築 #法定古蹟 #聖約翰座堂 #香港聖公會 #聖母無原罪座堂 #天主教香港教區
香港變得快,看著舊照片時,很多時候會難以認出地方今日所在,尤其維港海岸線早已改頭換面,而不少從前的地標都在不同年代清拆重建。要對照今昔,除了不變的山,教堂建築可能是其中一種座標....

#塗鴉 #Graffiti #香港明信片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寄住香港 #明信片系列 #城市風景 #城市故事
曾經的牆會說話。從簡單的幾組數字、遍天的七彩格仔,到後來撕不走的海報一角、突兀的油漆補色,城市裡每一幅路經走過的牆壁,都有未說完的故事....

#2023就係香港春季號 #既遠且近的半山 #BeingHongKong #Eurasian #歐亞混血兒 #甘棠第 #何甘棠 #衛城道 #孫中山紀念館
當人口流動、國族通婚已成為今日的常態,身為二十世紀初香港歐亞混血兒(Eurasian)的後代,身份認同又是怎樣一回事?

#2023就係香港春季號 #既遠且近的半山 #BeingHongKong #歷史建築 #保育 #半山 #景賢里 #虎豹別墅
半山司徒拔道上擁有86年歷史的大宅景賢里,2008年時,政府首次動用換地補償的方式,將這幢在戰前由李寶樁家族興建,結合了中西建築風格的大宅保留下來,並將之列入法定古蹟....

#社區故事 #廟街 #上海街 #塔羅占卜
油麻地廟街榕樹頭下的紅色帳篷,它們偷偷窺看了多少段前世今生、靜靜聽取了多少人的命盤運數?近油麻地停車場大廈的一段廟街及街市街,向來是睇相看八字檔口的集中地....

#2023就係香港春季號 #既遠且近的半山 #BeingHongKong #羅便臣道
不少半山道路都擁有悠久的歷史,早於十九世紀中已陸續落成,並隨著年代而遭遇不同的變遷。當過去百年的半山在地產發展下變得面目全非,羅便臣道卻依然讓你能追溯到昔日半山的點點氣息....

#既遠且近的半山 #BeingHongKong #就係香港 #midlevels #歷史建築 #建築保育
在半山,一面牆不只是一堆石塊砌成的立面—-牆就像是歲月的層積,但底子裡有多少厚度,每每難以看得真....

#既遠且近的半山 #midlevels #王澤生 #現代建築 #摩登建築 #現代主義 #聖約瑟小學 #港安醫院
半山在十九世紀中開始逐漸形成花園城市的風貌,洋房住宅都是依山勢而建; 到後來,在半山起樓卻變成了一次又一次征服地理和物理限制的演示,然後以樓價去證明這種雄心壯舉....

#香港電影 #港產片 #電影美術 #美術指導 #服裝指導 #香港電影美術學會
美指(美術指導)」、服指(服裝指導)等,都是經常在電影名單、頒獎禮上聽到的名字,你又可曾好奇他們負責的「電影美術」包括什麼呢?

#既遠且近的半山 #BeingHongKong #midlevels #太平山 #山頂 #纜車
疫情後首個五一黃金周,遊客處處。但無論是本地人或者遊客,不知道有多少人今日登上山頂時,除了影一張到此一遊太平山下望維港的照片,還會記得山頂是如何變成今日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