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2023

十年後的火炭

#香港社區 #火炭 #城市散步 #城市規劃 #香港工業 #工廈 #房屋需求







十年後,火炭會變成怎樣?

橙黃色的港鐵月台、人多車多的工廠大廈群、大學「食宵」必去的大排檔......那是不少居住在沙田或大埔、在中大上學或生活的「街坊」,對火炭的基本印象;但若問起火炭區內居民,他們口中的火炭卻完全不一樣,到底這個在沙田和大埔之間的火炭,是一個怎樣的社區?

火炭港鐵站像是一條楚河漢界,只要你從不同的出口走出,便會體驗截然不同的氛圍。從A和C出口步出,是御龍山、銀禧花園、駿景園等相連的私人屋苑,地下各有一個屋苑商場,開滿連鎖快餐店、食肆、琴室畫室、語言中心、舞蹈中心、生活百貨店和超級市場,應付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從屋苑眺望出去,還能看到不遠處的沙田馬場、彭福公園和城門河;毗鄰還有賽馬會體藝學校和香港體育學院,是個環境恬靜清幽的住宅區。然而若從B和D出口沿扶手電梯來到坳背灣街,卻頓然被工廠大廈包圍,耳邊響起工地的吵雜聲音,走在火炭路還不時路過車房和五金店,大型貨車不停擦身而過;若是碰上午飯時間更是人頭湧湧,人群堆在食肆門外等待外賣 。這個火炭,是個天空變得灰濛、空氣變得混濁的工業區。






2020年,公共屋邨駿洋邨和居屋屋苑旭禾苑相繼落成入伙,突兀地夾雜在工廈群之中,然而除了屋邨商場外,旁邊街道卻絲毫沒有因屋邨落成而改變,如麵包店、零食店、咖啡店等生活小店只有零星一兩間。除了沙田商業中心這個商場外,附近就只有開設在工廠大廈地下、應付工廈員工食飯所需的冰室、茶餐廳、大排檔等,依舊是個工業主導的街區。

同樣自2020年起,不論是政府還是私人發展商,均開始提出把火炭從工業區「改劃」成住宅區,先是政府在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提出把現時山尾街的火炭西熟食市場和毗鄰的遊樂場、停車場等用地,改建成火炭綜合大樓,提供體育館、圖書館等康健設施;城規會在2021年亦發表了《沙田分區計劃大綱圖》,提出要將穗輝工廠大廈改建公營房屋;同年,有發展商申請將原來的工業用地改而興建24座28-38層高的住宅,並提議把火炭東熟食市場改建成學校。








假如上述項目真的一一落實推行,除了區內住宅增加之外,火炭社區將會面臨怎樣的變化?工業大廈清拆或改建,意味著原有的工業租戶或商戶需要另覓地點,而在火炭工廈內由藝術家組成的「火炭藝術村」,以至那些曾因租公較便宜而搬遷到火炭的中小企業,香港還有什麼地方能容得下他們?而火炭原有的特色,包括碩果僅存的大排檔風味,又可以到哪裡去回味?

發展住屋和社區設施雖然重要,但社區的特質又如何得以保留,不致變成各區都一式一樣,從而培養起市民對社區的認同和歸屬感,相信是每個健康城市都值得關注的議題。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