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2023

旅遊漁村

#天后誕 #天后廟 #布袋澳 #清水灣半島 #西貢 #大澳 #筲箕灣 #香港仔









當漁業退去,天后誕和漁村也變成了旅遊風景一種。

今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一年一度的天后誕。香港現存天后廟超過100間,遍佈港九新界及離島,雖不是每一間廟宇皆開在海邊,亦不只有水上人家有拜祭供奉天后的習俗傳統,然而數目之多,標誌著香港近海的地理位置之外,亦昭示了曾經漁業海港繁盛的一面。

香港昔日有「八大漁港」,分別是香港仔、筲箕灣、大澳、長洲、青山灣、大埔、沙頭角及西貢,各自建立漁民社區,漁民在水上或岸邊棚屋居住,每日出海捕魚。雖六七十年代上萬艘漁船的漁業盛世已不復見,在靠近市區的香港仔和筲箕灣沿岸還能見到一些漁船停泊,惟再不見岸邊搭建的棚屋——即使是那些間中仍會出海捕魚並在街市經營魚檔的漁民,大多都選擇「上岸」居住。




另一邊廂,在遠離市區的西貢,除了市中心一帶岸上開滿海鮮餐廳,碼頭旁邊每天亦有艇仔叫賣海鮮外,若乘車前往榕樹澳、滘西洲、大頭洲一帶海域,還能眺望到海中央一個連著一個的漁排,有些尚能看到一些生活痕跡,如懸掛著衣服,亦不時見到漁民開著艇仔往來岸邊,但當中不少漁排早已轉型為供釣魚人士使用、提供漁排體驗活動,甚至能同時進行BBQ燒烤等休閒聚會。在西貢一帶行山之際,路邊欄杆亦不時看到橫額宣傳海報。

位於清水灣半島的布袋澳,因三面環山,且出海口位置較窄,港灣形狀貌似一個布袋而得名。也因為位置偏僻,出入只有一條來往寶琳的小巴路線,或自行乘坐的士前往,倒保留了一片清幽氛圍。沿著布袋澳村路下山入村,沿途能俯瞰沿著港灣分佈的棚屋、漁排和舢舨小艇。走進村內,如不是看到各戶門前懸掛著的衣服,或瞥到對岸棚屋內有一人一狗在打掃,只見小巷內懸掛著的「租艇出海」、「獨木舟體驗」、「漁排預約」等橫額,或會誤以為這裡只是一個逢週末開放的水上活動中心,另加兩間供人歇腳、品嚐漁村風味的海鮮餐廳。









自小在布袋澳長大及捕魚維生的婆婆,因年邁行動不便,近年早已沒再出海,亦不便搬出市區居住,卻仍會在閒時曬製蝦乾蠔豉等乾貨出售予到訪的遊人。「我們不住這裡還能住在哪呢?當然這裡還會有人出海捕魚,不過已經不多,就算會出海,漁獲很多時候都只是在海鮮餐廳賣,或在村民之間互相售賣。」即使是遠離煩囂鬧市諸如的布袋澳,昔日漁村面貌都只能見於留守村民的生活痕跡。

近年不時聽說有人放棄高薪厚職,轉行投資漁排做漁民,惟都是一些少數例子,亦難以重塑昔時漁村的生活面貌。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