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2023

阿公岩村

#筲箕灣 #阿公岩 #阿公岩村 #石礦場 #寮屋 #寮屋區 #寮屋村







假如市區內再沒有寮屋村...

四十年代末,大量難民湧入香港,陸續在山邊興建寮屋居住,形成一個個寮屋區,那是不少人對寮屋的認識。然而早在香港開埠前,不少地方已有人聚居成村落,如薄扶林村、石澳村、茶果嶺村、阿公岩村,部份毗鄰能開採花崗岩的石礦場,部份則以務農為生,它們都是擁有近二三百年歷史的寮屋村落。在香港生活,你又曾否看過或到訪那些在市區內僅存的寮屋村呢?

與筲箕灣地鐵站和熱鬧的「食街」東大街只有數分鐘步行距離的阿公岩村,是本港數個僅存的市區寮屋區之一(也是港島區內唯一一個),隱身在旁邊的工業大廈之中,彷彿是毫不顯眼的存在。從鐵絲網圍欄看進村內,只見沿山搭建的數間鐵皮屋,往往令人誤以為村落只剩下數戶人居住。然而一旦走進村內,才會發現還有一大堆鐵皮屋隱藏在工業大廈的後方,村落構造就如迷宮般,左穿右插再登上梯級,便能走到以鐵皮堆砌出來的各家各戶——阿公岩村的居民分享,村內至今還有二百多人居住,有的是自小長大,有的則是近十多年才搬進來。平日中午時分到訪,七八個村民或坐或站在村口的小店外聊天,猶如一所露天村公所,倒是傳統村落獨有的景象。





昔日筲箕灣山邊曾有不少人聚居,分佈於聖十字徑村、盛安村、橫坑村、南安坊村、愛秩序村、淺水碼頭村、富斗窟村、花園村、澳背龍村、馬山村和阿公岩村,自六十年代起筲箕灣開始重新規劃,其他村落都先後清拆,阿公岩村卻一直保留原貌,猶如隱身在工業大廈之間一片被遺忘的區域。近日政府規劃署向東區區議會提交文件,提議改劃筲箕灣區內僅存的阿公岩寮屋村為住宅(甲類)用地,計劃改建成7座公屋住宅,意味著這片近兩世紀歷史的村落,終將面臨被收地清拆發展的未來。






阿公岩村並非唯一一個當局提出清拆改建的寮屋村,九龍東的茶果嶺村、牛池灣村等近年亦面臨著同樣的命運。然而當日碰到的阿公岩村村民們看來卻處之泰然,表示反正一切尚未有定案,距離清拆大抵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這個有近二百年歷史的寮屋村落若真迎來清拆的一天,那些石山下的歷史故事又能如何保留和追溯,居民日後的生活又將如何著落?或許是這段漫長的諮詢等待時間中應該考慮的事。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