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只是面目模糊的世間男女。」
陳慧 今年初出版的小說《弟弟》有著如此一句。
她筆下的男男女女,半生都是一筆流水帳,在日常的生活瑣碎中消磨、成長。我們何嘗不是?大環境永遠在流轉更迭,太多事我們還沒趕得及弄明白,便匆匆而過。「我不明白。」不明不白。無以名狀的情感無從梳理,失去了本身應有的重量,最終在時間的皺褶裡消散。
小人物就要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好好過日子。


平日一小時的午飯時間,把我們從工作裡的身不由己解放:三餸飯/据扒?和同事結伴吃/自己帶飯?茶餐廳/food court?食物的色相香氣以外,是100%自主的選擇權,選擇某種習慣、某種關係、自己和周遭的距離……「他陪著她,吃著她為他預備的便當。他陪著她吃飯,在不同的時空中;他的午飯是她的晚飯。」刊登在我們2018年《就係香港》試刊號的輕小說《便當拐捕事件》,同樣出自陳慧,同樣寫細水長流的日常,一字一句到我們的心坎裡。以故事拾遺,拾回生活的質感和重量。
有人說,一本書太重,無論是在物理抑或情感內容上。我們把《便當拐捕事件》再印刷成明信片:一分為四,形如碎片,猶如你我的故事,待年歲拼湊成完整。讀完之後,不如分別寄出給如今已不在身邊,你卻依然重視的人?就像是某個時候的我們,總愛在社交媒體寫上一兩句沒頭沒尾的歌詞,望有心人讀心;送上片段字句,讓故事漂流,和他/她來一場文字競猜遊戲。




憑字寄意,但要說香港的故事,從來不易。除了陳慧,我們都透過也斯去看香港,但產生共鳴的同時,對也斯本人理解又有多少?一組九張的《重讀也斯》明信片,正面拼出來是也斯贈予妻子吳煦斌的形象詩手稿,每張背面都印上他昔日不同作品的選段。重讀也斯,也重讀也斯筆下描繪的香港大小角落。
❈ 《便當拐捕事件》明信片:https://bit.ly/3mD2s3R
❈ 《重讀也斯》明信片和掛畫:https://bit.ly/41KVysr
憑字寄意,但要說香港的故事,從來不易。除了陳慧,我們都透過也斯去看香港,但產生共鳴的同時,對也斯本人理解又有多少?一組九張的《重讀也斯》明信片,正面拼出來是也斯贈予妻子吳煦斌的形象詩手稿,每張背面都印上他昔日不同作品的選段。重讀也斯,也重讀也斯筆下描繪的香港大小角落。
❈ 《便當拐捕事件》明信片:https://bit.ly/3mD2s3R
❈ 《重讀也斯》明信片和掛畫:https://bit.ly/41KVy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