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3/2023

黃竹坑的生活和藝術

#香港社區 #藝術月 #黃竹坑 #田灣 #工廈 #明渠


 



若說起香港最具文化藝術色彩的地區,你最先會想起哪裡?


三月正值香港藝術月,從畫廊林立、雲集PMQ和大館、大街小巷隱藏壁畫創作的中上環區,至舉行每年最大規模的國際藝術盛事Art Basel的灣仔會展中心,再到近年戲曲中心、M+和故宮博物館逐一落成開幕的西九文化區,紛紛上映著不同的藝術節目,各自匯聚不少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處處提醒著市民藝術月的存在。

那其他地區又如何?

位於港島南,剛好夾在海洋公園和香港仔中間的黃竹坑,步出車站驟眼看去,一座座外牆顏色沉實的工廠大廈密集靠攏,左右兩旁則各有一座嶄新的高樓大廈,藍色透明玻璃幕牆折射著一份商業大廈獨有色彩;橫在香葉道之上的黃竹坑明渠靜靜流淌,通向遠處的香港仔海濱;回頭看向身後的地鐵車站,地盤工程聲音不斷,車站上蓋的商場和住宅屋苑已見雛型。若不是穿梭於工業大廈之間偶爾會看到大幅特色壁畫,旁邊貼上區內藝術活動資訊,一般人很難從外表上把黃竹坑與文化藝術拉上關係。







事實上,十年前開始,黃竹坑多座工業大廈之中已隱身了不少畫廊、藝術空間和藝術家工作室—最早前進駐的便包括2014年選擇在黃竹坑開分行的 Blindspot Gallery,後來更選擇結束中環的畫廊,集中在黃竹坑;同期,也有畫廊選擇到毗鄰的田灣,在舊式唐樓之間的工廠大廈中經營。這片租金較中上環區便宜、工業大廈空間寬闊的輕工業區內,逐漸形成了一個「南港島藝術區」,畫廊能夠利用寬敞的工廈空間和獨特的氛圍,策劃及展現更多新型態藝術創作,或為本地新晉藝術家提供一個初踏舞台的機會。而多年來畫廊持續舉行諸如「南港島藝術之夜」、「南港島藝術日」、「南區藝術星期六」等活動,再加上2022年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轉乘南港島綫變得更方便,而區內又開始有新型商廈、酒店、餐廳、咖啡店和生活小店等等出現,慢慢也為這片其貌不揚舊工業區,帶來點點生活及藝術氣氛。




2020年的施政報告曾提出「躍動港島南」計劃,原是希望配合區內的海洋公園、香港仔避風塘、珍寶和太白海鮮舫,以及活化黃竹坑工廈,把南區打造成一個適合工作、居住、創意和消閒娛樂的地區,並為新興行業及藝術和文化產業提供更多空間。珍寶海鮮舫的沉沒固然讓人惋惜,海洋公園的轉型成效仍有待考驗,但黃竹坑本身毗鄰南朗山、深灣和香港仔,有山又有水,假若海濱地段及區內的涌尾明渠能加快發展出更多特色公共休憩空間,提供更行人友善的經驗,或能進一步扭轉一般人對黃竹坑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