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3/2023

近在咫尺的城市藝術

#藝術月 #街頭藝術節 #壁畫 #城市藝術 #社區藝術


 




正當Art Basel和Art Central等年度藝術盛事在會展進行得如火如荼,無論你有沒有入場參與,可有留意街頭各個角落隱藏著的壁畫?城中各區的後巷、走廊、樓梯、店舖、唐樓、或者私人屋苑外牆,都可成為畫家的畫布。

但在觀賞藝術家的創意時,你又可有發現壁畫對於城市和社區的意義?

近年一些外國城市或者偏遠的村落,因為繪上繽紛的壁畫而成為遊客打咭勝地,在帶動旅遊業外,部分也起著活化老去社區,或者凝聚社區居民歸屬感的作用。像刻下正在尖沙咀展出裝置藝術作品《GIANTS: Rising Up》的法國藝術家JR,更經常以壁畫去表達對社會議題的關心——去年他以烏克蘭難民小女孩的肖像製成45米大型壁畫,表達反戰訊息,更成為《時代雜誌》的封面。

有別於繪在畫布上以及在畫廊或美術館展出的創作,壁畫的效果與其身在的建築、街道或公共空間有著密切的互動關係,而在香港新舊混雜且極度密集的都市空間內,壁畫出現時,也起著不同的化學作用,有的讓人重新留意一些隱蔽的城市角落、有的讓原來髒亂的後巷或者破落的舊樓外牆增添一點色彩,有的則令原來灰沉沉的街道或樓梯加上生氣。中上環、西營盤、深水埗、油麻地等混雜著不同年代及性質建築物,且仍然保留著街道生活的地區,都成為本港的壁畫勝地。







有別於游擊式的塗鴉創作,不論是住宅、食肆外牆還是後巷,繪製壁畫前都要獲得當時業主或租客同意,甚至連繪畫內容也需經過一輪商議。HKWalls @hkwalls 的創辦人之一Maria分享道:「當然我們希望能夠找一些大家容易看到、方便打卡互動的位置,但其實能夠有牆壁可以讓我們畫已經是很好的事。」來到第八年的HKWalls街頭藝術節,自2014年起在中西區尋找外牆繪製壁畫,到2016年移師深水埗民居之中尋覓貼近市民的「畫布」,2017年則轉到黃竹坑的工廠大廈,2021年更走入西貢近郊……今年再次重新回到中西區,尋找新的壁畫位置,希望讓壁畫或街頭藝術慢慢走進大眾生活。來自本地及外國藝術家繪製了22幅新作品,範圍涵蓋私人屋苑的大閘矮牆、單幢洋樓的整片外牆、街角小店牆身或後巷樓梯間的牆身,都是大眾平日經常走過、容易看到的位置。藝術節雖然只有一個星期,但壁畫作品卻大多會保留至少一年時間,而如今到深水埗、黃竹坑、西貢等地區,還能找到一些幾年前留下來的作品。

另一邊廂,在街頭藝術節以外,近年亦有一些社區藝術項目,會邀請本地壁畫藝術團隊創作繪製,如大澳和東涌馬灣涌村充滿水鄉特色和漁農文化的3D壁畫、油麻地和荃灣的樓梯壁畫、果欄鐵閘和圍牆等;也有藝術家會到路軌旁的空地、橋墩下的牆身,「善用」這些掉空的「畫布」,讓乘車經過的人捕捉那一瞬即逝的畫面。




今屆參與HKWalls街頭藝術節之一的本地藝術家 @mooncasket,在太平山街上的小店門外繪製了顏色鮮豔的畫作,「我希望用鮮豔嘅顏色,可以令大家(睇完)開心啲、多啲正能量。」試想像,假如你居住的住宅大廈外牆、每日路經的街道樓梯、經常光顧的餐廳咖啡店門外,一一塗上不同特色、色彩繽紛的壁畫,你會駐足細看,拿出手機拍照留念,從中獲得一絲喜悅心情嗎?

圖1-6為HKWalls 2023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