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2023

想像九龍公園

#城市公園 #圍欄城市 #香港花樹 #維園 #九龍公園 #城西公園






一個九龍公園,多種想像。

有逾半個世紀歷史的九龍公園,前身是威菲路軍營;今日有人珍視公園底下的防空洞遺址、有人視之為游水打羽毛球的好地方,當局甚至曾提出過發展公園地下空間的構想。過去、現在、未來……一直習慣以人為本位去定義空間功能和價值的我們,當身處在公園一片綠蔭下,樹影由地面蔓延至身上,又是如此微不足道。沒有樹的公園,還是公園嗎?公園的主角,會否不只是人,也有沉默的古樹和林木?

若要說樹和城市人之間的關係,試試停下腳步,用眼睛代替鏡頭,用心觀察,大概勝過千言萬語。本業設計的李炳新,素描的對象由一開始遍佈港九新界的古樹,到後來專注畫市區古樹,因他想記錄的,不止是樹木本身,而是人在生活之中,如何與樹木互動。九龍公園裡有一棵細葉榕長在鳥湖和瞭望台之間,依附著老石牆而生。在炳新的畫作裡,這棵古樹的根莖枝葉固然充滿療癒感,但樹下彎腰工作的清潔工,也令你我感受到當中人和樹互相看顧的無形關係。在他另一幅畫作之中,大樹下的少數族裔,也間接說出尖沙咀種族多元的地區特色。





樹的細節其實一直存在,只是當用手機拍照變成毫不費勁的日常動作,我們都傾向捕捉更多不同的新鮮事物,卻錯過欣賞身邊的細節。More than real. 炳新由原子筆改用鉛筆畫木,要呈現比肉眼更多的樹木細筆,所費的不止是時間,更是在今日愈漸稀罕的專注力,去鑽研樹的一枝一葉。

步進公園內,密茂的樹木便儼如隔音屏,將外間的喧鬧過濾。若在半空俯瞰,只見九龍公園的身後,緊挨著一片又一片由高樓組成的叢林。有人用一筆一劃以樹作為自己的命題,也有人選擇用鏡頭捕捉高樓和樹木的近在咫尺。同樣是向上生長之物,卻分別令人聯想到吞噬和共生兩組字詞……不知在公園裡那棵活了超過二百年、被譽為「香港市區樹王」的細葉榕,又會如何感知四周物事的流轉?







【以木畫木】或【九龍公園】掛畫系列限時優惠價 $160(原價$200)

購買【以木畫木】和【九龍公園】掛畫系列任何兩張
    即享有 $280優惠價,節省$120(原價兩張$400)

本地平郵免運費,立即下單:https://bit.ly/3J7qp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