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半山道路都擁有悠久的歷史,早於十九世紀中已陸續落成,並隨著年代而遭遇不同的變遷。當過去百年的半山在地產發展下變得面目全非,羅便臣道卻依然讓你能追溯到昔日半山的點點氣息。
從動植物公園一帶作起點,越過了詭異的己連拿利行人天穚,一路走到英華女學校附近的柏道交界,這一段羅便臣道雖只是不到半小時的路程,但你眼前見到的,卻是混雜不同年代、各樣功能和風格的建築物。羅便臣道恍如是一個建築學示範,滙聚了古典時期的歐式建築、戰後現代主義的簡約風格,以及與空間和高度競爭的當代高樓,示範了不同年代的人,如何利用各種技術和方法,去克服半山平地少斜坡多,依山而建的物理限制。


羅便臣道上除了古老的教堂和學校,更多是住宅;而路上住宅的多元性,叫人目不睱給——既有本地碩果僅存的戰前歐式大宅李星衢故居,復有戰後由三至九層不等的現代式公寓;有七十年代在斜坡上以鋼筋水泥打造的大型平台屋苑,也有八九十年代至今落成,愈來愈密集的高樓大廈.....羅便臣道一直都是進行式,讓人體會到每個年代的人對住屋的需要,以至美學及生活品味的改變。而那些依舊設於路邊的私人停車位、那些通往斜坡平台屋苑的之字形樓梯,還有見證了時光荏苒、用不同材質去建造的護土牆;在樓與樓的縫隙中乍現的維港海景⋯⋯每次路過,只要細心去看,總有新的發現。
作為半山其中一條最主要的道路,羅便臣道絕對不算好行,不但高低起伏不一,行人路空間大多狹窄,經常有車輛擦身而過,且有不止一條架空迴旋車道,中間又有半山電梯跨越,在地理和視覺景觀上都有點複雜混亂, 但都無損它的可觀性。




2023春季號《就係香港》,你一起重新認識及發掘半山的故事,當中包括羅便臣道這條通往半山的道路風景。走一走,半山和你的距離,可能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遙遠。 立即訂閱:
2023春季號:https://bit.ly/3yAj4vt
四期訂閱優惠:https://bit.ly/3Jh7WZd
![]()
網店訂閱專屬待遇
1. 隨機附送一款半山明信片(由1900年代彩塗銀鹽相片複印)
A款:由山頂下望半山、維港及對岸九龍
B款:由寶雲道望西半山
(藏品由謝啟華先生提供)
2. 優惠價加購明信片
以8折購買最新推出明信片系列【大紅花開】
優惠價$64(原價$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