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山住宅,新與舊之間,最大分別是什麼?
半山在十九世紀中開始逐漸形成花園城市的風貌,洋房住宅都是依山勢而建; 到後來,在半山起樓卻變成了一次又一次征服地理和物理限制的演示,然後以樓價去證明這種雄心壯舉。2003年當樓高252米、高73層的「曉廬」(Hillcliff)在東半山司徒拔道上落成,更突破了人們對半山樓的極限想像。「曉廬」和旁邊的「御峰」(The Summit ),明明身在東半山,卻讓人覺得它們比山頂還要高。
![]()


在這兩座被人們戲謔為「一對筷子」(因為又高又纖幼)的摩天高樓身後,是呈弧形的住宅「玫瑰新邨」(Villa Monte Rosa);不遠處則有呈圓筒形的港安醫院,兩者雖然在高度上和「筷子」差了一大截,卻好容易能辨識出來;它們跟同樣位於半山的賽西湖大廈,都是本地培訓的第一代建築師王澤生早年的建築項目。而王澤生位於樁坎角的自邸,以及灣仔聖若瑟小學校舍,粗獷的風格,在不少本地建築專業人士及現代主義建築的愛好者眼中,都是十分少見的破格之作。
玫瑰新邨已屆57「高齡」,港安醫院也超過50歲同時經過翻新。但兩座「高齡建築」讓人遙想一個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時,人們心目中的理想半山居所是怎樣的?由王澤生有份創立的王歐陽有限公司,已成為本地建築界的翹楚之一,而王澤生這些早期的現代建築設計,又如何和當時的時代及社會環境互動?
(圖3, 4, 5由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提供)
(更正:季刊中第312及318頁中提及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林和起及前資深董事宋咸鏗,二人畢業於灣仔聖若瑟小學,正確應為二人畢業於聖若瑟書院,在此謹向受訪者及讀者致歉。)
![]()
(更正:季刊中第312及318頁中提及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林和起及前資深董事宋咸鏗,二人畢業於灣仔聖若瑟小學,正確應為二人畢業於聖若瑟書院,在此謹向受訪者及讀者致歉。)



《就係香港》春季號以半山為主題,回顧了王澤生位於半山以及其他地區的建築設計,立即訂閱:
2023春季號:https://bit.ly/3yAj4vt
四期訂閱優惠:https://bit.ly/3Jh7WZd
![]()
網店訂閱專屬待遇
1. 隨機附送一款半山明信片(由1900年代彩塗銀鹽相片複印)
A款:由山頂下望半山、維港及對岸九龍
B款:由寶雲道望西半山
(藏品由謝啟華先生提供)
2. 優惠價加購明信片
以8折購買最新推出明信片系列【大紅花開】
優惠價$64(原價$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