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2023

BOOKEDHK 香港藝術書展

#BOOKEDHK #香港藝術書展 #大館 #書展 #本地出版 #香港攝影 #香港文學 #行為藝術





小小香港,若果你我每個人都出一本書,載滿想法的書頁會不會把維港都填平,舖出一條路,從此過海不用靠海底隧道?七百萬人七百萬本書,最頻繁出現的字,是「我」,抑或是「香港」?


行過路過錯過,題材往往就在身邊。平日當見到被風吹走,卡在半空不上不下的衫褲鞋襪,你可會惋惜,或者暗暗猜想穿衣者是何許人?在居住空間狹小的香港,晾曬衣服絕對是一場學問。已故攝影師Michael Wolf @otto_steinert的《Hong Kong Lost Laundry》,除了有香港屋邨昔日典型的晾衣竹,也幽默地展示那些在街頭巷尾,我們「失手」的證據。

馬照跑,舞照跳,五十年不變到底指的是什麼?本地攝影師謝明莊在回歸前拍下港九新界125個外圍投注站外的狀況,為「馬照跑」落下意味深長的註腳。今日投注站裡,人山人海依然,但投注站外周圍的街景物事,卻面目全非。攝影集《記述》以1989為始,2014作結。四分一世紀匆匆過去,相片記錄的,是攝影師眼中城市面貌的變,人心的變。








現居香港的外國人,和移居他方的香港人,兩者眼中的香港有何相異?在香港八年的藝術家Raul Hernandez,初到香港時由於難以和本地人用語言溝通,唯有靠一個人在舊區行行走走,用旁觀者的角度拍下陌生的建築,和建築上陌生的字體。一路走來,自己漸漸成為城中風景一部份,便以insider的角度,用新一輯影像去繼續講他眼中的香港。「香港以外,去到邊都有香港人。」藝術家黃加頌和Benjamin Ryser (olsland)就在書展場內展示遠在柏林的香港人,對香港一些被遺忘的遊樂場,以至兩個城市的「Victoria /Vikoria/維多利亞」的個人情感故事。

假如以動物的視覺觀看這座城市——香港知專設計學院一班學生製作迷你故事書,講述一個個和身邊動物有關的故事。「人類總是做出狗狗不明白的事。」其中一本關於領養日常的有著這一句。當無法透過言語理解彼此想法,一切回歸基本:用單純的同理心,還有我們最花不起的時間去建立關係。水煮魚 @fleursdeslettres 最新出版的《動物家族》,虛實交錯的文字裡有野豬、老鼠……有你也有我。動物和人,在香港這個地方,生存狀態竟如此相似。

我們身體的本身,有可能也是一本書,透過行為表達我們不同的想法嗎?本地行為藝術家空間「基地」@_baseperformance 成員之一的Maia,為了探索外表如何影響人之間的溝通,曾試過穿著奇裝異服,蒙著眼在大埔街市前,邀請路人擲骰子去決定她前行的步數,直至扺達大埔藝術中心。不長也不短的距離,如何在一片漆黑中踏步向前,恍如一場實驗,一本製作中的書。她們在今次的書展,以各種雜技式姿態和書籍進行互動,為女性的「身體知識」作出新定義。







疫情過後的第五屆「BOOKED: 香港藝術書展」,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出版商和書店等不同機構再度在大館 @taikwun.hk 和大家面對面分享創作。

「BOOKED: 香港藝術書展」
日期:即日起至5月1日
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7時
地點:大館賽馬會藝方及 F 倉一樓的展覽空間
門票費用:港幣40元(標準)| 港幣30元(特惠)



(圖3和4由大館提供)







© 2022 就係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